第八节:膝跪足面三节连
 一、姿势要求
  1.接上式,两手叉腰,两脚并拢,身体中正直立。
  2.臀缩紧,胯前靠,肩胛骨外撑内扣,含胸收腹,腰部放松,两肘微前合,头上顶,下颏内收,两膝放松,脚腕放松,慢慢尽量向下跪,使上身与大腿成一斜线。坚持时间越长越好。
  3.百会向前上方上顶,带动身体慢慢直起,全身放松,恢复动作1。
 二、动作要领
  此式中心环节为动作2,做好这一动作关键是缩(或称裹)臀、靠胯,使躯干与大腿成一向前下方倾斜的直线,于是全身重心移至膝部。动作3要慢,一定要用百会上顶,把身体慢慢带起,使身体重心由膝转至足。
 三、功用
  武术与气功均重视“三节贯通”。三节者,如上肢的肩、肘、腕;下肢的胯、膝、踝;手指、足趾的根节、中节、稍节……。本式主要解决下肢三节贯通。诸拳书中经常讲松腰、松胯,但很少有讲到松膝者,然而膝不松,则气难以贯通于足,使足在武功中的作用则难以发挥。本式膝向前跪移重心于膝部,加大了气血流通的阻力,可使气壅集于膝部。好比河中筑水坝,将水位升高,从而加强其;中力。提膝时,膝部阻力变小,壅集之气好似河水决口,直冲而下。踝部乃至足趾感觉有一股暖流自上而下冲来。反复练习下肢三节自可连成一体。
第九节:弹腿翘足描太极
 一、姿势要求
  1.身体中正,重心右移,提左腿,大腿提平,小腿自然下垂。足尖上翘、下扣三~五次。足背连及趾划圆,先向内后向外各转三~五次(先练左侧)。动作要慢而匀,身体保持直立。
  2.绷直足背,轻轻向斜前方45度角弹出,小腿与大腿成一直线。
  3.足尖上翘,足跟外蹬,足尖下点,足跟回收,反复三~五次。
  4.绷直足背,脚尖向内划圆三次,而后向外划圆三次。动作要慢而匀,身体保持直立。
  5.大趾下扣,小腿回收,足落回原处。尔后右腿重复左腿动作。
 二、功用
  本式各动作功用各异,提膝弹腿主要运动足阳明胃经,又是武功下三路用法的根本;翘脚尖运动足三阳经;蹬足跟则引动阴经,起到阴阳既济作用。足内外划圆周,可运动足腕诸关节,运气达于足趾。在武功里,脚要有擒拿封闭等功用,非此不能达到。扣大趾可发动足三阴经的气机,以前诸式练阳经较多,此式调动足三阴经,起到平调阴阳的作用。
  以上三节不仅对下肢关节、肌肉、肌腱的疾病有良好效果,对肝肾病患也适用。
第十节:回气归一转混元
 一、姿势要求
 (一)混元归一
  1.接上式,松开叉腰两手,转拇指向前,虎口向上,掌心内含,两掌相对,与肩等宽,向体前斜下方伸出,体前捧气上升,举至头顶前上方,掌心相对如抱球状。
  2.全身放松,松肩落肘,两臂由体左侧划弧下落。同时躯体也向左转动下蹲,身体尽量保持正直,臀不要后翘。蹲到合适程度,两臂也转到身体正前方。两手至膝前,松腕,手指向下。
  3.身体向右转动,肩、肘、腕要稍微上起,两手从体右侧向上划弧至头顶,如此可连转三圈。
  4.再以同样要求由右侧下落,左侧上升,连转三圈。两手臂回到头顶上方时,静置不动,做三次正鹤首(同第一节动作)。
 (二)回气归一。
  1.双手如抱球往下拉,如覆头顶。尔后两手掌根斜向里合,依掌根、掌、指的顺序边落边合(不要合拢)。尔后松肩,肘向两侧下落,带动掌、指斜向下拉、外开,至中指尖落至两耳上沿,掌指与小臂成一斜线。尔后两手沿原路线上升,先合后开,如x状,重复三次。
  2.接上式,两手向上拢气,如抱球向头顶贯入,松肩落肘,体前下落,由面至胸,转掌心向内,指尖相对。由胸至腹,转手指向下,沿两腿正面下落,掌心按于足面,手指按于足趾。
  3.两手下按,膝向前移,手心用意念透过足心,与地相接。尔后上提,臀部向上起,两膝微起,意念将地气收回体内,下按上提反复三次。
  4,两手稍起,微离足面,手心内含,两手在足面各向外转90度,手心相对,指尖向下,于两足外侧如捧气球,意想把地气从地里拔出,捧在手中。尔后两手经足面分开,手心对向两腿内侧,向上导引。经腹,转手心向内,指尖相对,升至与肩窝平,两手分开,以小指带动,转手心向前,立于肩前。
  5.右手坐腕,向前推出,臂似直非直。
  6.松腕,掌指向前放松,以小指带动,转掌心向左,以腰为轴,体向左转90度。手向左拢气至90度。
  7.拇指掐于中指中节正中 (中魁穴)。其余四指轻轻并拢,曲肘绕肩,继续向后拢气,同时身体转回至正前方。尔后,将手臂回归左胸前,中指点于左侧锁骨下缘中点之气户穴(乳头直上方)。
  8.左手坐腕,向前推出,臂似直非直,重复右手动作。
  9.两大臂向前下方倾斜,与身体约成45度角,两小臂在胸前呈十字交叉状,尔后作三次呼吸,先吸后呼。吸气时中指点按气户穴,呼气时中指微放松,同时默念“吽(hong)”或“通(tong)”。初学者宜念“通”。
  10.松开掐诀手指,两小臂前推,与大臂成直角,两腕相接,转掌心向上,两腕转动至掌根相接,呈x形,尔后,两掌胸前合十。
  11.收式:两手于胸前,拇指对膻中穴,开合三次,两掌左右平开不超过两乳头。呈合十掌(掌心不接触)上升至拇指尖对鼻端,开合三次(左右平开不超过两颧骨)。合十掌(掌心不接触)上升至拇指第一指节对印堂,开合三次(两侧勿超过眉中)。合十掌(掌心不接触)上升至头顶,转掌指斜向后,拇指对囟门,开合三次(平开距离与印堂开合相同)。合十掌(掌心不接触)上升至头顶百会穴上方,距头顶10公分;开合三次(左右平开不超过青龙角)。尔后两掌相合上举,上拔,两手分开(见捧气贯顶法),转掌心向前,向两侧落下与肩平成一字,小指带动,转掌心向上。然后两臂前合与肩等宽,掌臂微微内收,中指回照印堂穴。尔后两肘回抽,两掌指回缩至第六、七肋间,用中指端向大包穴贯气。再向后伸出,向两侧外展至体侧,以小指带动,转掌心向前,向体前拢气,贯入下丹田。两手重叠于肚脐前(男左手在里,女右手在里,手离脐约一指宽),揉腹,先按左、上、右、下方向转九圈,由小到大;再按右、上、左、下的方向转九圈,由大变小(最大上不超过中脘,下不超过耻骨)。尔后两手敷于肚脐,静养片刻。然后两手分开,还原至体侧,,两眼慢慢睁开,恢复预备姿势。
 二、动作要领
  混元归一是全身性动作,上肢、躯干、下肢都在做划弧转圈运动。关节要放松,动作要自然和谐,躯干、肢体转动时要浑然一体。因此躯干要随上肢的转动适当的配合以转体等动作。动作3中所转一圈复原,只是此动作结束时,方恢复动作1之原状。在其他几次转圈终了时,身体则辅以适当后仰,才能做到连续完整的动作。
  回气归一动作要注意连续性,衔接要自然,动势要圆活。手向胸前回收时,要有捞物、收物之意。
 三、功用
  前述九节动作是对身体各部的分别锻炼,各有侧重,气血在经脉中的运动,以及在身体各部的流注也因之而异。本式动作周身各处同时运动,可使各部壅涌之气血得到平调,使之混然一体,故称混元归一。做三次鹤首可引动真气上至天门。
  在练功过程中,身体周围形成了一个气场,回气归一主要是将体外之气收归体内。如果说混元动作使全身各部气血混元归一,那么回气动作就是把体外与体内之气混元归一。前半节之鹤首是以形动引气上升,这半节默念“吽”或“通”字,是借音符发动气机使之上升。两者同中有异,且有粗细之不同也,其中奥妙,练后自能感触之。
  收式看似简单,然而该动作之奥妙难以笔述。尤其五个开合,必须精心体会,不但可以引动全身气机之开合,而且是“开天门”、“凝神入室”的关窍。练时要“外敬内静”、“心澄貌恭”、“如待贵人”、练之久久,妙意自知。□

 
 
 

★中国智能气功网 版权所有★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返回总站      返回系列功法页